理性看待回国人员,同胞要有同胞的样子

来源:楚华看点     时间:2020-03-27 23:10:34    浏览量:
分享到:

文丨特约评论员 东山

境外输入确诊病例数已连续多日超过本土确诊病例数。网络上关于海外留学生、海外华人回国的讨论也日渐升温,一些个案总是能在舆论场激起巨大的水花,有些对立情绪明显是多余而无益的。

在我们共同付出巨大的努力、牺牲之后,国内疫情防控出现明显好转,外防输入的压力虽然在加大,但仍在可控范围。不应该让误解、误判伤害我们的同胞之情。不要忘了,在国内疫情最严重的时候,海外华人从全世界买物资往国内寄,当前的抗疫成果也有他们的贡献。

11.jpg

首先还是要劝告海外华人,这个时候切不可恐慌性回国。倒不是所谓“给祖国添乱”的问题,而是自身安全的问题。国际长途航班是病毒传播的温床,如果你有症状,不仅是对其他人不负责任,而且也是在拿自己身体冒险。如果你没有症状,无论在哪里,保持社交距离都是最佳的防护策略。而且随着回国人数的增多,防疫流程的加密,国内一些机场出现了旅客聚集的现象,构成了新的隐患。

不得不承认,中文互联网上的信息鱼龙混杂,不可以对极端声音偏听偏信。按照某些自媒体的渲染,西方发达国家几乎全部“药丸”,唯有中国一枝独秀。这显然是不符合现实的。近日,人们喜爱的张文宏医生称德国为疫情防控的“模范生”。德国作为一个拥有约8293万人的“欧洲人口大国”,以12个死亡病例,仅0.2%的死亡率,5426例确诊,0.4%患病率的抗疫“成绩”脱颖而出。

要不要回国,每个个体都要认真分辨信息、评估风险。而所有中文媒体、自媒体也都有责任传递真实信息,杜绝哗众取宠、贩卖焦虑,也不要为自大排外情绪推波助澜。

目前占据公众注意力最多的是一些回国的“负面典型”。比如有人隐瞒病情,有人不遵守隔离规定。但中国有14亿人口,每年进出境人数以亿计,出现个别“负面典型”实在再正常不过。这些个案不能代表回国人员的整体素养,过度放大个案是没有意义的。

我知道,许多网友对个案开足火力,是想起到“以点带面”的警示效果。也就是希望以此喝止潜在的“坏人”,以保护来之不易的防疫局面。出发点是没问题的,问题在于,与此通过舆论向个体施加道德压力,不如依靠法治和健全的防疫体系。

3月16日,最高人民法院、最高人民检察院、公安部、司法部、海关总署五部门联合发布《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境卫生检疫工作 依法惩治妨害国境卫生检疫违法犯罪的意见》:检疫传染病染疫人或者染疫嫌疑人拒绝隔离、不如实填报健康申明卡等,可按妨害国境卫生检疫罪定罪处罚。让法律发挥威力,比所有的口水帖子加起来都有效。

从国外返回郑州后隐瞒境外旅居史的郭某鹏,一路撒谎的美国输入确诊病例黎某,都已被立案侦查。还有其他一些类似的案例也进入了法律处置渠道。只需要将这些案例平实地进行传播,不需要渲染,也能取得应有的效果。

换句话说,回国人员只要不瞒报,遵守防疫规定,在入境过程中服从安排,那么他们就不应该受到歧视。“回国添乱”“千里投毒”这样的话不可以乱喊,因为会让同胞心寒。越是在这种时候,同胞越要有同胞的样子。

在中国疫情刚爆发的时候,一些国家停飞航班、限制中国人入境,有的国家还出现攻击华人的零星现象,那时我们的官方和民间都发出了抗议之声。现在轮到我们表现的时候了。如果我们连对自己同胞都不能包容,那无疑会贻笑大方。

眼下大量海外华人回国,实际是对中国人的世界观出了一个考题,在面临部分国外民众对我们国家和同胞有所担心的时候,我们用什么眼光看待此时从全球各地回国的同胞,也决定了这个世界如何看待我们。

大量的人是时而在社交媒体迸发温度,为逆行者较好,时而与邻为壑,时而又集体性焦虑。这是正常的人性,也是我们每个人都未能幸免的,但人类总是要进步的。停留在过去的旧思维当中,是无法应对新冠病毒这样全球性危机的新问题。

我们反对歧视反对双标,不是因为歧视、双标对我们不利,而是因为歧视、双标与文明为敌。新冠病毒是全人类面对的新挑战,疫情形势也是每天都在变化。今天,中国是相对安全的,中国的物资也是相对充裕的。但是没人能保证,我们永远能够高枕无忧,永远不需要别人的帮助。

无论作为集体还是作为个体,我们都应该理性思考,对他人保持尊重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,只有尊重他人,才能赢得他人尊重。遇到危急局面,相互推卸、相互攻击似乎是一部分人类的本能,但能帮助我们度过危机的是相互团结、相互理解。

 

上一篇:不要消磨掉贫困学子接受教育的尊严

下一篇:人民财评:民营企业积极战“疫”展现“硬核力量”

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
用户名: 密码:
验证码: 匿名发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