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西永修县人大常委会创新推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,通过“群众提、代表定、政府办、人大督”的闭环机制,推动民生工程从“政府配餐”向“群众点单”转变,实现民生实事“立项科学化、监督常态化、成果可视化”。
一、立项阶段“三筛三定”保精准
建立“群众点单-专家论证-部门联审”选题机制,依托代表联络站收集群众建议,组织专家开展可行性论证,联合发改、财政等部门建立项目“四可”评估标准(进度可感、地点可及、结果可考、效果可评)。创新实施“三定三倒排”工作法,对2025年度十大民生项目逐一明确实施地点、责任人员、受益群体,倒排工期、资金、验收三本台账,实现项目精准画像。
二、监督过程“双线发力”提质效
建立“专业监督+属地监督”双轨机制,组建教育医疗、道路交通等专业监督组,选派县人大代表担任监督员,常态化、规范化开展监督,提升监督含金量。同时,将民生实事项目纳入实施部门、乡镇的年度考绩考核内容,列入县委大督查事项清单,通过合理设置难度系数、分数权重,突出“实绩优先”导向,推动形成部门“揭榜挂帅、赛马争先”的比拼局面,全面激发谋项目、抓进度、创示范的干事热情。
三、成果呈现“双向互动”晒实效
构建“报网端微屏”全媒体宣传矩阵,发布项目进展图文报道及短视频,组织人大代表、群众代表开展现场观摩活动,让广大群众及时了解民生实事推进情况、实施效果,做到全程知进展、结果可验看,营造党政主导、群众参与、双向奔赴的民主氛围,将民生实事打造成群众真正可感可及可评的“民心工程”。
下一篇:返回列表